2025年4月学习资料(子课题二)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5-04-25 14:31:33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苏州工业园区“十四五”教育科研课题

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劳动教育案例的研究

课题学习资料

书目(题目)

《幼小衔接下幼儿园劳动教育主题性活动的实践探索》

作者

谢斌琳

形式

论文学习

一、幼儿园劳动教育主题性活动开展的意义

结合《3-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的要求, 丰富幼儿劳动教育的内容与方式,不仅能帮助幼儿 掌握相关的实用生活技能,开阔幼儿的知识眼界, 还能为幼儿身心健康同步发展打下基础。因新时代 实施劳动教育的目标,不单纯局限于外部环境启 导,还注重幼儿在劳动实践过程中的自我教育与意识强化。这意味着,教师采用幼儿可接受的教学方式,引导幼儿参与符合自身现实能力的劳动活动,尽可能地让幼儿的身体各部位得到锻炼,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得到有效增强,还能通过基础劳动活动,加深幼儿对劳动主题内涵的深刻理解。幼儿通过结

合劳动活动切身体验,培养自身的观察能力、判断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。更重要的是,在衔接小学实践活动参与方式的体验过程中,最大限度上感受幼儿园与小学活动方式的内容要求不同、目标要求不同以及环境条件不同。在正式进入小学校园前,依托于教师有序组织展开的劳动主题活动,减少无措、不安、紧张等情绪产生,并得益于适切的过渡引导,做好进入小学接受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和新的 教学方法启导的充足准备。而这便是教师在幼小衔接视域下,创新开展劳动教育主题活动的必要依据,也是教师以幼儿成长需求为导向,强化幼儿劳动教育计划的核心部分与执行路线的重中之重。

二、幼儿园劳动教育主题活动拓展实施的路径

通过上文分析可知,幼小衔接下幼儿园劳动教育主题性活动的组织与开展,不仅是为了培养幼儿的劳动品质,磨练幼儿的劳动品格,还是为了让幼儿做好进入小学接受系统化学科教育的关键。因此,教师不仅要秉持生本理念,注重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,还要采取幼儿感兴趣的劳动指导方式,激活幼儿内心的劳动热情,以此使幼儿对劳动体验有自发性、深刻性的持续认识。

(一)自理劳动

幼儿劳动教育应紧密关联幼儿已有的劳动经验,以“自理劳动”为方向,落实劳动教育,需要引导幼儿从身边的事做起,找一找有哪些事是可以自己独立完成的。如“我可以自己上厕所”“我能自己吃饭”“我可以自己整理书包”等,留出一定的时间与空间,听取幼儿的针对性回答。待幼儿细述完自己能一个人做好哪些事,教师再顺势提问:“那今天午休时间,你们自己吃饭,自己铺床,自

己叠被子好吗?有没有小朋友认为自己做不到?可以举手告诉老师。”等待几秒后,观察幼儿的情绪变化,从幼儿的情绪变化中捕捉劳动教育契机,指导幼儿自理劳动。如此,教师认真观察各幼儿的表情,将这一隐性的劳动教育活动视作游戏一般摩拳擦掌,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,激活幼儿的劳动活动参与自信心与积极性,让幼儿尝试摆脱对教师的依赖,自主完成书桌整理、铺床、取餐等具体活动,将自己照料得有模有样之后,接受教师的肯定与表扬,在心理层面上人为暗示做好一定的小学入学准备。

(二)手工劳动

深入贯彻落实“立德树人”的根本任务,教师不妨组织手工劳动活动,通过“变废为宝”游戏、“我是厨房小达人”比赛、“垃圾分类从我做起”pk 赛等,引导幼儿正确认识劳动活动类型,继而强化幼儿的节约意识、劳动意识、规则意识, 让幼儿体会到劳动的快乐与意义。以“变废为宝” 游戏为例,活动一开始,教师可以为幼儿播放提前制作好的录像,配合录音画面提问幼儿:“看完这个视频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?”待幼儿给出如下答案:“乱扔垃圾会让地球变得脏脏的。”“乱扔垃圾的人不会注意自己的个人卫生,衣服邋里邋遢的,我要离这样的人远远的。”教师再顺着幼儿的回答追问:“所以,有没有什么垃圾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,一方面减少环境负担,一方面发挥垃圾的新作用呢?”发现幼儿陷入困惑,教师不直接告知幼儿应该怎样做,而是为了锻炼幼儿的劳动能力,培养

幼儿的劳动习惯,而在生活区摆设一些空的矿泉水瓶、树枝、废布料、菜叶等,让幼儿思考问题的正确答案前,领走一部分物品,拿着它们再想“究竟

它们可以做什么?”推动幼儿劳动,通过劳动体验,意识到尊重劳动成果的必要性与重要性,端正劳动态度。当然,为了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劳动技能,教师还可以带领幼儿定期到小学参与小学阶段的“变废为宝”劳动活动,对比感知在两个阶段参与该劳动主题活动的不同之处,进一步实现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有效衔接。

(三)种植、养护活动

为让幼儿持续劳动,教师需要契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与幼儿的兴趣取向,专门组织“种蔬菜,大观察”“蔬菜狂想曲”等一系列周期性劳动活动,利用该活动本身的时间跨度长特性,陶冶幼儿的劳动情操。具体来说,首先,教师为幼儿分 发不同的蔬菜种子,然后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活动流程,邀请一名奶奶,让奶奶为幼儿示范如何翻土、挖沟、播种子。通常情况下,未等奶奶将蔬菜种植

与养护的过程完整示范,大部分幼儿便迫不及待地想自己试试。对此,教师一边控制活动纪律,一边引导幼儿依样学样,奶奶在一旁有意识地放慢动作,幼儿边看边模仿,顺利完成青菜种子、菠菜种子以及萝卜种子的种植。等所有幼儿种植完毕,教师使用拟人化的语气告知幼儿:“现在大家种下的蔬菜种子都乖乖睡在土里了,让我们过几天再来看看它们有没有长大吧。”

三、幼儿园劳动教育主题性活动的实践策略

明确幼小差异,从基础的劳动主题活动入手,做好衔接准备工作,让幼儿主动分析幼儿园和小学劳动主题活动的环境条件不同、参与方法不同,是引导幼儿理解小学课堂纪律与学科学习目标的必经之路。换言之,为真正意义上提高幼小衔接质量,促进幼儿友好交往、合作交流,幼儿园劳动教育主题性活动的组织与开展,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使幼小衔接落在实处,水到渠成。

心得体会:

幼小衔接是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教育连接。幼小衔接背景下以幼儿为主体开展劳动教育,不仅要符合新时代人才培养标准,还要帮助幼儿锻炼劳动技能,使其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。而这就需要教师挖掘生活素材,开发生活化的劳动课程资源,明确劳动活动主题,通过素材筛选、主题精选、课堂环节梳理等,灵活地将劳动教育融入幼儿一日活动之中,使幼儿根据亲身感受将劳动与生活联系在一起,培养综合素养,做好小学入学的全面准备,促进身心健康同步发展。

 

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